剃头豹
来源:温州日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17-07-21 11:09:23 字体:

周永温

  “剃头豹”是一个人,是一个会剃头的人,村里人都管他叫“剃头豹”。大概是兄弟中排行第三,他的名字叫三豹。我小的时候,都是他剃的头,拿现在的时髦话来说,他是我们村里当时的理发师。

  小的时候看大人,好像大人都是很大的,而且感觉只要是大人都差不多大,对大人都有点敬畏。我看“剃头豹”也是这样,总把他看成是个很大的大人。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学会了剃头,也不知道他跟谁学会了剃头,只知道他很勤劳,只要生产队里不出工,或出工回来,就背着他的“剃头箱儿(理发工具箱)”走东家,串西家,上门给村里老老少少们剃头。我也不知道“剃头豹”剃头剃得好还是不好,我只知道头发剃短了就好。他每次给我剃头都剃得短短的,事实证明,他剃头是剃得好的。但是,我又怕他剃头,他人大,手劲重,我人小,头皮嫩,他每次给我洗头的时候,洗头专用的塑料圆爪子在我的头上一圈一圈的抓,抓得我好疼好疼,我胆子小,不敢说,尽量忍着。有一次洗头,被他抓得实在受不了,眼泪也快被他抓出来了,我熬不住大声地叫了出来“疼啊!”此后,“剃头豹”给我洗头的时候手也就稍微轻了一点,但也常有偏重的时候,而我还是能忍则忍,忍不住了还是大喊一声。

  “剃头豹”很健谈,他常常是一边给人剃头,一边天南海北不着边际的乱弹,谈些什么我几乎都忘记了。但是有一次他对我说的一句话我却记得很深,而且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我人生的走向。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在我家的阶前头,他一边给我剃头,一边对我说“我每次来你家,都看见你在看书,以后啊,你自己写书,写出像《水浒传》《红楼梦》那样的书给别人看!”我若有所悟,我想,书是人写出来的吗,我也可以写书吗?此后,我看书更入迷了。那时候还是“文革”的中后期,我也就10岁多一点,我看的书都是一些连环画,或者邻居家一本政治色彩很浓的儿歌,还有我父亲的一本注了拼音字母的红皮小册子《毛泽东诗词》。那时候没什么书可读,这些书我就反复地读。后来我的姐姐不知从哪里借来如《晋阳秋》《野火春风斗古城》《高玉宝》《红旗谱》《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书,我就抢着看。那时候,除了《高玉宝》和苏联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外,其他几本书都是禁书,属于批判的对象。我可不管禁书不禁书,有书看就行,而且觉得书中的英雄人物非常了不起,他们中有劫富济贫的梁山好汉,还有不少是抗日民族英雄。那时候看这些大块头的书,书中有很多字我还不认识,我就查字典,我的汉语拼音基础不错,查过的字我就不会忘记。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时候,新发来的语文课本上,我就基本上没有生字了,当然,写作课自然也就成了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记得,那时候剃一次头也就5分钱,后来好像7分钱或1毛钱,再后来我就不知道了,村里送我当兵去了。在部队战备与训练之余,我的时间主要用于练习写作,写诗歌,写小品,写散文,写新闻。1982年初,当了6年兵的我,带了一麻袋的文稿和剪报退伍回乡。退伍时,村里已分田到户,实行联产承包制,我被安排到永嘉山区一个粮管所的下属集体制企业工作。在山区工作的时候,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诗文,后来我被推荐到县粮食局当文字秘书,再后来调县报社工作,再后来去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工作。时至今日,我虽然遗憾没有写出像“剃头豹”所说的《水浒传》《红楼梦》那样的传世之作,但当秘书期间和后来的的工作中还是为他人做了不少嫁衣裳,自己也积累了一些文字,人生的道路上,毕竟都是顺着这支笔杆子走过来的。当然,现在,只要在电脑键盘上敲敲打打就可以写作了。

  前些天回老家,路上遇见“剃头豹”。他年近古稀,高高的个子,精神矍铄,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而且还是那么健谈,他早已不剃头了。现在看来,当时给我理发的时候,他也就20多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