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首届文艺评论大赛 | 留住乡音 记住乡愁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吴学义 发布时间:2017-08-23 14:34:09 字体:

  近日,苍南蛮话方言终于取得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立项,蛮话被正式列入国家保护语种之一。我们为之欢呼和雀跃!

  苍南县地处浙江省最南端,濒临东海。苍南130多万人,就有33个民族,是多民族县,在苍南129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往今来一直流传着瓯语、闽南话、蛮话、金乡话、畲族语。方言繁多是苍南的一大特色,苍南人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一些长者往往能听懂甚至会讲三、五种方言,在这独特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人,一旦他们到了异乡,也常能很快学会当地方言。身为苍南人,我为此深深感到自豪和骄傲。

  而今人口的大跨度流动,普通话的推广,去方言现象越来越严重。据调查,现在的苍南学龄前儿童基本上不会当地方言,甚至也听不懂自家的方言。苍南的中小学生能听懂方言,却基本不说。苍南的青年人有时会说,但结结巴巴,很不地道,而他们讲普通话却畅通无阻,听说自如。在外的苍南人讲普通话这也很正常,奇怪的是当今苍南人在家里都要普及普通话。

  当年提倡普通话,人人要学普通话,这是因为太多的人不会普通话,甚至也听不懂普通话。而今在学校里用普通话,电视媒体讲普通话,孩子回到家全家人陪着讲普通话,就是文盲老太婆也要和孩子讲普通话。对于这样一个多方言县里的苍南人,仅仅只会说单一的普通话,却忘了家乡的方言,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多样化是文化多样化和生活多样化的必然。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着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每种语言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值得我们珍惜和尊重。正因为有各种方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战争的岁月里,中国人才不会被外国人同化,不会被侵略者征服,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苍南蛮话也是立了功的。

  一种语言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种文化传承的中止,最终将导致这个文化消亡。语言最像生物体,不会起死回生,一旦孩子生下时,从父母那儿听不到母语,那这个方言就会断层,就到了消亡之期。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给我们提出了语言上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也为我们了解、运用和研究我们的方言提供了新机遇。像闽南话,不仅限于苍南、平阳、洞头等地流传,在福建南部和广东潮汕地区,我国台湾绝大多数居民都在说闽南话,东南亚和欧美地区许多华人社群也讲闽南话。在香港你不会英语,你不会粤语,你讲闽南语也可以交流。苍南人不管你在苍南,还是到异国他乡,多学习掌握几种方言,对工作、学习、生活绝对是有利的。

  苍南独特的语言环境,为我们学习、研究语言提供了有利条件。语言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逛市场、超市,游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都是提高语言水平的重要途径。孩子从小学习方言,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有教育专家说,复杂的语言环境能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孩子长大以后语言学习能力会更强,小时候方言不学,到时候将失去机会,我们一定会后悔。当今世界语言运用的总趋势,从单语、双语到多语,多掌握一种语言,也是一门知识,也是一种本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珍视方言,其实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

  当前,方言的濒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幸,对方言的保护也已经引起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民族语言文字精神》,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强调:“汉语方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宝贵的文化财富,要加强对其研究、总结,不能使之消失。”

  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留住乡音,记住乡愁!把方言的好声音,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当然,语言资源保护工作任务艰巨无比,并非个人、团队,甚至一代人所能完成。唯有竭尽全力,遵循“政府主导、学者支持、社会参与”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