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书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珍贵精神财富
来源:时代华语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07 16:05:00 字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社科院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宗教、文学等诸多方面,作者均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如李学勤、汤一介、任继愈、孟宪实、梁衡、张国刚、熊召政、商传、杨天石、范曾、楼宇烈、唐浩明等。他们运用通俗的语言和敏锐的洞擦力,以缜密的逻辑,驰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让传统文化映照社会现实。

  本套图书汇集了讲座的精彩内容,分大国智慧、大国价值、大国精神三个方面,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核心思想理念、道德理念规范和珍贵精神财富,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锚点 李学勤 汤一介 任继愈 孟宪实 梁衡 张国刚 熊召政 杨天石 范曾 楼宇烈 唐浩明

  书摘

  人口的来源

  关于中国人的来源,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传统的本土说,认为中国人是在我们的土地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另一种说法是外来说,外来说产生比较早,早期的西方人就认为中国的人口不是在本土上产生的,而是从外边迁来的。最近一些年来,遗传基因研究的发展为外来说提供了新的证据。中国两个重要的遗传研究中心同时得出结论,根据基因分析,中国人应该是十万年左右前从非洲迁来的。他们的结论跟原来的本土说并不矛盾。他们认为元谋人、北京人是一两百万年以前或者几十万年以前的人,后来消失了,或者迁走了。

  今天的中国人主要是来自非洲。在国际上,外来说比较占上风,而在国内,仍然是本土说占上风。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还有待遗传基因研究本身的发展,以及我们自己的考古和古代史的研究。但是我个人认为,不管这个问题最后怎么解决,都丝毫不能影响我们国家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今天的十三亿中国人主要是依靠自然增长,也就是本土人口出生和死亡累计而达到的。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机械增长,即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中国人口的发展主要是自然增长的结果,尽管也有迁出迁入,但是这个总数跟本土庞大的人口相比往往可以忽略不计。不过他们在民族、文化、宗教这些方面的影响要超过人口数量本身。历史上整体迁入迁出的有两个民族,一个是乌孙,一个是月支。这两个民族,原来生活在河西走廊的西部,后来受到匈奴的压迫,就整体迁到了伊犁河谷,有的迁到了今天的阿富汗、中亚这一代。另外还有一些人口陆陆续续迁到外面,比如秦朝的时候,不断有人迁到日本和朝鲜,还有人迁到越南。到了近代,更多的人迁到欧洲、美洲、大洋洲,他们就是今天留在海外的华侨,这也就是海外华人的来历。更早的人口迁移活动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早期迁出去的人早已融合在当地的人口中间。

  比如相传徐福从山东迁到了日本,这件事并没有完全确定。可以肯定的是,在秦朝或秦朝以前已经有中国人迁到日本列岛。这些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都融合在日本人中间了,去朝鲜、去越南的中国人基本上也是这样。第二类迁入的人口相对比较多。有很多民族,它们原来的主体部分在中国,有的是跨境的民族,但是它们现在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复存在了,基本上都融合到汉族里了。比如匈奴、鲜卑、昭武九姓、突厥、回鹘、高丽、契丹、女真等。

  探寻一下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道路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年表,夏代的开始是在公元前21世纪的中间,我们定的一个估计的数字是公元前2070年。从考古学来看,夏代不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在这以前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所以我们想把考查的年代再往前推1000年,就是推到公元前3000年。可是为了集中力量,我们更强调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这一段,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后一半,而不是前一半,这一段用历史传说来说大约就是尧舜那个时代。在考察的地区方面,也想集中力量,从夏商周的中心地区出发,把重点放在山西的南部到河南的西部。这个地区,晋南豫西,不管从考古上来说,还是从历史文献记载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地区。当然我们也同时参考其他地区,甚至于边远地区的发现。

  刚才我们谈从考古学上来看,中国文明的因素,多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是根据目前在考古学、历史学界流行的一些理论学说来说的。在20世纪60年代的后期,在国际上曾经有讨论文明起源、国家起源问题的一个热潮。今天,关于古代文明问题常常要讨论有几个文明因素,也就是说衡量文明起源的标准。比如说我们发现一个考古文化,怎么看它是属于文明,或者不是文明?它是一个文明的社会,还是一个原始的非文明的社会?现在在历史学、考古学上流行的有几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说在这个时代应该有城市,而不是一般的简单的聚落。人类社会很早就出现了聚落,因为人是群居的,就会形成一些聚落。这些聚落有时候只是原始的农村或者是游牧人的聚居地,它还不是城市。城市不一定有城墙,可是要有一定的规模。在目前一般认为居民要达到5000人左右,才能算做城市。第二,应该有文字。文字恐怕是衡量古代文明的最重要的标准,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最主要的标准,没有文字很难说是文明社会。第三,外国的学者常常提到一个说法,要有大型的礼仪性的建筑。就是说这个建筑物不是为了一般的使用,而是为礼仪性的目的来建筑的,而且规模不能小。

  这些特殊的建筑物反映了社会的分层和等级的出现。西方的学者对于古代文明一般流行这3个标准,而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常常还要强调一个标准,就是冶金术,有金属器的存在。古代的金属最早的主要就是铜,铜器的出现。刚才说的城市、文字、大型的礼仪性建筑,还有冶金术,这是目前考古学、历史学界衡量古代文明的最主要的几个标准、文明的因素。当然只有一种因素,还不能说是文明社会,一般认为要有两个以上的因素,才能算一个文明社会。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说是五千年,实际上越往后,咱们知道的事情越多。这五千年中间,越往后,对我们的关系就越深。从古代联系到现在,这个问题可以看得更清楚。我们常说“事后诸葛亮”,这是个贬义词,过去的事情发生了,事后你才提。如果从全面的角度理解这句话,也有很深的道理。因为总结经验,就是事后才能总结,当事情进行中间,你反倒看不清楚,事后冷静下来,看得才更清楚。古代有一个诗人说,“睫在眼前常不见”,就是说睫毛离眼睛最近,你反倒看不见它,越近的,越不一定看得清楚,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回头看一看五千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因为正在走的时候,你看不清楚。我们上山最有经验,正在爬山的时候,只顾眼前那一点,看不清楚,可是到了一定的高度,在高处,回头望望你刚才走过的路,哪个地方有点弯路,哪个地方走错了,或是走不合适了,越到高处,看得越清楚。学习历史就有这么个作用,事后让你总结,回头看看,让你增加些知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五千年我们走过来的路,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总起来说,成功的多,失败的少,所以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如果失败的多,成功的少,那么五千年越来越萎缩,就没有今天的局面了。

  最近我看媒体和一些书刊,对历史有些埋怨情绪,说当初要是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不叛变多好,再往上推,戊戌变法要是成功多好,甚至抱怨五四运动,说五四运动否定得太多,现在看还得重新估价,诸如此类。这个看法我觉得是非历史的看法,也是不科学的。历史本身不会有什么错误,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就是客观事实,事实是不可改变的,也不可能按照你的意志来改变。但人在历史中间,处理问题的时候,对待历史所采取的措施会发生错误。这个错误不是历史本身造成的,这点应该说明。

  我们这个国家,在世界来说是唯一五千年持续不断发展的大国。你看历史上没有啊,埃及历史比我们早一点,中亚那边也比我们早一点,两河流域巴比伦也比我们早一点,赫梯比我们早一点,他们都中断了。希腊也是古代文明古国,后来也不行了。到过雅典的人,看到很残破的一些旧殿宇,给人以破落户的印象,风景很好,就是败落。那些大殿都是破烂的样子。从古到今几千年维持不断,持续发展,惟一的国家就是我们中国。要充分地认识这个国情。这是我们考虑问题,选择方向、道路的依据,这是个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我们对过去的优点、长处要给以足够的认识。这就说明封建文化给我们创造了举世无比的、丰厚的遗产。我们中国这么多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很多成就都是在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社会里完成的。比一比欧洲封建社会,它也有成就,比起中国来就差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