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走进现实主义新时代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鲁大智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9:36 字体:

  “2017年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进入新时代和黄金期的跃升台阶。”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对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与网络作家队伍建设评价较高,甚至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

  走进现实主义新时代

  陈崎嵘表示,首先,网络作家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明显增强。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和发展阶段的新划分,指明了时代和方向,网络作家们普遍受到鼓舞、激励和启迪,社会各界和网络作家自身对网络文学的期许不断提升。

  其次,党政部门对网络文学的领导和引导作用明显增强。由党政部门和群团组织主办的网络文学活动大大增多,网络作家培训规模越来越大,第一家网络文学研究院、第一个中国网络作家村相继诞生,网络作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第三,涌现出一大批网络文学的精品力作,其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明显高于往年,受到网民普遍追捧和专家高度评价。更为可喜的是,现实题材创作逐步增多,其作品质量明显提高。有一些专家据此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原先幻想类作品一家独大的现象开始改变,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之中,这对网络文学发展无疑是个好消息。另外,业界对网络文学IP(原指知识产权)转化和文化产业母本的理解趋于理智。网络作家参与转化和孵化的热情大为高涨,一批网络作家工作室或文化公司应运而生,破茧而出。

  风起于青萍之末,潮成于引力之后。陈崎嵘注意到,2017年各类网络文学的评选活动,特别是全国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由广电新闻出版总局一家改为与中国作协合办;北京市多部门联合举办“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与有关单位联办“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等等,一是说明网络文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呵护,宣传推介力度逐步增强;二是更加注重遵循网络文学发展及其转化的规律,专业的事由专人做;三是对网络文学的关注由“文”及“人”,讲究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提倡德艺双馨。陈崎嵘认为,这类活动如能持之以恒,必将对广大网络作家产生示范效应。

  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会长欧阳友权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20年,2017年是一个拐点,这大抵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得到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2017年的网络文学享受到“政策红利”,“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二是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规模扩张期,开始进入“品质为王”新时代。高度市场化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为网络文学赢得强劲的驱动力,持续性的爆发式增长,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形成巨大的规模和体量,40家主要文学网站原创小说的累计数量已达1400余万部。可以预料,网络原创作品还会继续增长,但增速可能放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无论作品存量还是新作的增量,都不会是网络文学关注的重点,而提高作品质量、突破自我阈限,才是整个网络文学业态所要追求的目标;三是网络作家关注度得到提升,成为“新社会阶层”。

  IP成功转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已出版实体图书6443部,改编电影939部,改编电视剧千余部,改编游戏超500部,改编动漫440部,扩大了原创网络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2017年IP产业的热点,依然集中在网络文学领域。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到3.52亿,占网民总体的45.6%。国内各类原创文学网站作品总量累计达1455万部,当年新增作品达175万部。显然,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IP产业最重要的资源储备仓库。《2016中国IP产业报告》印证了这一观点,2016年中国影视市场有近200个国内IP项目被开发,其中一些影视公司所公布的片单甚至100%都是IP项目。而在“中国超级IP-TOP100影响力榜单”中,网络小说为61部,占比61%;传统小说为29部,占比29%。

  由此,评论家马季认为,IP的成功转化和网络文学的兴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借力。从根本上说,IP不是靠打造出来的,优质IP需要长期孕育,包括读者热度的积累、口碑的积淀,有效的传播,以及阅读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才能瓜熟蒂落。2016年影视同步上映、网台联动播出的《微微一笑很倾城》(顾漫原著)给网文转化IP产品的全媒体、全产业链开发提供了范本。

  在2017年上半年由网文转化的影视IP中,出现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唐七公子原著)、《楚乔传》(潇湘冬儿原著)和《欢乐颂2》(阿耐原著)三部“女频”爆款,以及由经典“男频”小说改编的《择天记》(猫腻原著),《欢乐颂2》反映了当代都市生活中带有话题性的若干问题,再次证明了女性题材在影视剧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注意到,自从微博、微信增添打赏功能以来,任何有一定数量粉丝群的作者理论上都可以“自主经营”了。如果以前的打赏和纸质出版只能赚点小钱,现在加上IP运营的远大愿景,就完全不一样了。自媒体+IP的模式进一步突破了大型网站垄断渠道的格局,这样的去中心化结构,也是更符合互联网特性的。

  情况并不理想

  然而,2017上半年的IP改编情况并不理想,剧版改动较大,《择天记》原著粉丝不买帐,新观众又无法理解原著相关的一些设定,导致《择天记》获得的总体评价不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楚乔传》虽然各有优点,但这两部原著在播出后都陷入了抄袭争议。网友认为,网文影视化以后,比起原著小说更有传播度,所以制作方应向观众负责,在进行改编之前应妥善调查作品是否“清白”。同时,观众也抱怨奇幻古装剧的劣质特效和部分“流量演员”的不及格演技。虽然这几部IP剧宣传时声势浩大,且拥有大量读者粉丝,但播出后还是被《人民的名义》和《大秦帝国》这些原创剧碾压。

  2017下半年,网文经典《悟空传》(今何在原著)终于完成影视改编,但下半年反而是网络剧更有亮点,尤其是以《河神》和《无罪之证》为代表的悬疑剧。同样是天下霸唱的作品,《河神》原著虽不像《鬼吹灯》系列那么出名,但是网剧版却比之前几部《鬼吹灯》影视剧更获好评。

  马季指出,随着大型平台公司加大IP运作力度,中国泛娱乐产业迅猛发展,整个产业链对网络文学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和增长,网络文学的商业化程度愈来愈高,这值得引起业界的重视。

  谈到2017年度的网络文学的不足,欧阳友权认为,首先还是提升作品质量问题。网络文学饱受诟病的是“量大质不优”、“星多月不明”。时下的网络文学最需要的是品相的移形换步。网站每天可收揽百万、千万甚至上亿汉字的原创作品,但可以沉淀下来、流传开来的好作品能有多少?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应该成为网络创作永远的追求。二是过度商业化和作品同质化问题。有些作者在利益驱动下追求作品续更字数、订阅量、搜索量、百度指数、版权转让等,导致内容媚俗、文字“灌水”、“小白文”泛滥等现象,而内容生产的同质化、形式的套路化所形成的创作跟风、作品撞车,既影响作品质量,也败坏了读者胃口。还有,如何改善网络文学的发展环境问题,处理好强化管理与尊重艺术规律、社会责任与创作自由的关系,也是当下网络文学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文学已经是今日中国的主流文学,创作者需要承命担责,正确站位,管理者也应该以文学的方式和网络的特点来管理、扶持或规制网络文学,珍惜网络文学发展繁荣的大好局面,既要让它弘扬正气,也要使它保持生气。

  网络文学的未来走向

  “在我看来,中国网络文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陈崎嵘说,“一是缺少一个能团结、管理全国网络作家的组织或有效载体,对网络文学发展缺乏战略性、整体性、长远性的谋划,缺少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有点各自为战,零敲碎打。二是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学作品还不够多,这既是现阶段中国网络作家综合素质的体现,也与我们对网络文学创作引导不够及时有力、评价缺乏科学标尺有关。”

  在陈崎嵘看来,中国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中,有几条是必须遵循的:一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网络文学发展之路,提倡正能量,实现主流化;二是坚持内容为主、精品为王的发展战略,使网络文学登堂入室,成为中国文学的创新者、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先行者;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倡多样化的现实题材创作,提倡具有中国文化因子和标识的创作,提倡吸纳当今世界先进文化元素的创作;四是网络文学要与高新技术、现代传媒更紧密地联姻融合,与当下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审美趣味、阅读习惯相适应,从而始终保持网络文学在最新技术形态中的先行者地位,始终保持网络文学在青少年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中国的网络文学的规模与气象前所未有,未来,网络文学往前走、朝上走的趋势不会变,但有几个适于优选的方向是需要把握的。”欧阳友权指出:第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融合发展将是网络文学创造精品力作的必然选择。秉持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学优秀传统,让网络作品蕴含人文审美品格,不仅是我们对网络文学的一种期待,也应该成为优秀网络作品的内在品质和网络作家的自觉追求。第二,网络作家层级化加剧,新生代的机会更多。第三,“IP情结”对网络创作的制衡作用明显,但“IP热”已降温之势。IP热时作品被高估的教训,以及超级IP与改编作品实际效果的不匹配,将促使网文IP的市场价值回归理性。第四,“网文出海”的开口加大,但最终被外族接纳还要取决于原创作品的品质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