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公益心
来源:温州日报文化周刊 作者:董宝生 发布时间:2018-04-09 14:49:34 字体:

  到今年3月31日,父亲离开我整整10年了。父亲的一生不仅生活俭朴,勤劳善良,乐观智慧,更有一颗公益慈善之心,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平凡之中塑仁心”的真谛,成为子女为人做事永久的动力。

  2004年10月,父亲已经84岁高龄了。这一年,他离开了打拼一辈子的第二故乡——福建霞浦,回到了家乡泰顺县仕阳镇严山村。

  “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做了那么多善事,是不是也给家乡做点什么呢?”在姐姐的提议下,父亲认真思考着应该为老家做些有意义的事。那几年,严山村为了环境建设,排水治污,整治河道,搞得十分火热。看着仕阳溪翁地坑支流严山段河水清澈,父亲心中无比喜悦。他想,严山仓泉桥头有个三角洲,人来人往,如果能在这里盖一座亭子,让大家在闲暇之余可以休息、乘凉,有“身坐桥头脚踏溪”的感觉,该有多好啊。于是,父亲在征得仓楼和泉亭两村委同意后,决定自筹资金盖一座亭子。

  说干就干!但此时父亲年过八旬,干又何易!母亲健在的时候,所有家务的事情都由她一人承揽。母亲走后,由儿媳接班操持,父亲一根针都没摸过。那段时间,父亲一个人住在严山村,煮饭烧菜,洗衣拖地,一切从头学起。他和村里人半开玩笑地说:“你们千万不要在孩子们面前说我会烧饭,否则回去后他们会等着我煮饭呢。”姐姐偶尔也会从县城里送些好吃的上来,帮助父亲洗衣做饭,但罗阳去严山毕竟还是不方便,所以大部分时间,父亲都自力更生。叔婶对他特别好,经常会杀鸡端菜给父亲吃,邻居也时不时地送来茶水和点心。

  八旬老人从零开始学做家务,该有一种怎样的毅力啊!但还有更难的,父亲要自己全程联系建设亭子的土建材料。为了节约经费,什么沙子石头呀,钢筋水泥呀等等,都是自己联系、自己押送、自己搬运。三魁、严山两头跑,由于天气炎热,常常汗流浃背,一时睁不开眼睛,就用手背抹一抹,实在不行了,用脖子上挂着的毛巾擦一擦。邻居们担心父亲热坏了累坏了,给他端来西瓜,父亲吃了两片西瓜,解渴提神,又忘了疲劳接着干。

  为了让亭子体现一种“文化味”,父亲便在亭子里搭起脚手架,放上一条棉被,半躺半靠“悬空”创作,在亭子的顶部及四周写诗作画。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父亲终于将“仓泉亭”建起来了。

  父亲从事公益事业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父亲就在霞浦自筹资金兴建山间小道。

  霞浦著名的龙首山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龙首山山脉自西而东有塔岗山、圣水寺、山涧潭3个独立的景点,可惜缺一条连线,让群众往返三地很不方便。1992年,已经70多岁的父亲经过一番考察,决定兴建一条简易山间小道,把三个景点串联起来。于是,父亲自己当起测量员,经过半个多月的迂回跋涉,丈量出三地之间距离约1.5公里。为了早日实现缩短三地行走时间,方便群众游览,父亲自打报告,自制设计图,向当地建委提出兴建龙首山“桃源路”的申请。县建委陈主任看了父亲的设计方案,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资金从哪里来?二是施工队伍从哪里派?父亲回答很干脆:资金靠自筹,施工自己来。

  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龙首山本没有路,只是想走的人多了,一个老人为了实现众人的愿望,自筹资金,开山凿路,也就有了路,这条路就是“桃源路”!

  那段时间,父亲像愚公移山一样开始了漫长的“造路”工程。他每天起早贪黑,带着午餐上山干活,自己既当施工员,又当监理员。那时我在外地工作,偶尔回家,也加入父亲施工队。说是施工队其实只有两三个人,父亲和一两个工人,加上我也仅有三个人。父亲没有退休收入,也没有存款积蓄。一生省吃俭用,一角钱掰成二角钱花,哪来的钱做公益?在我追问下,有一次父亲和我“交底”,你们儿女都长大了,自食其力了,不需要我负担,我每年可以将提前预收的微薄店面租金用作公益建设,干一点是一点,干一件是一件。谜底算是揭开了。这条1.5公里的简易山间小道从1992年4月中旬起施工,由于缺乏资金,父亲采用循序渐进、分段作业的方式进行,前后用了整整两年时间,直到1994年4月底才完工。几年后,父亲又在三个景点中间建一个亭子,叫“松月亭”,为了让群众在游览塔岗山、圣水寺、山涧潭之余有个歇息的地方。

  父亲做公益总是默默无闻,从不张扬。有一次我对父亲说,我从事新闻工作,一辈子都宣传别人做好事,今天也该表扬一下您嘛,他摇摇头说,我没什么可宣传的。我坚持说,表扬您个人不是目的,目的是弘扬一种精神,带动大家一起来做好事,可父亲还是一口拒绝,说自己做这些善事,是内心喜欢,没必要张扬。

  几十年来,我记不清父亲为村居、学校、贫困家庭等捐过多少钱,可他自己却特别节俭。许多人对父亲的做法并不完全理解。“自己吃的用的也不怎么样,怎么还这么乐于助人,到底图什么?”每每听到这些声音,父亲总是抱以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