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就是浙江的——也谈浙江精神
来源:瓯阅 作者:吕相国 发布时间:2018-06-07 17:40:00 字体:

  2018年高考开考,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是: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作家吕相国,今天也拿起笔,围绕“浙江精神”作文章——

  某日,有外地客与我闲谈,谈及目前媒体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浙江精神。问:何为浙江精神?我含笑不语。

  客人便自作解答,说浙江精神就是善商,只要有钱赚,就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说,你只是给浙江精神涂了一层表面油彩。要说浙江精神,就得从人谈起,从所处的地域谈起。浙江位处东海之滨,每年的强台风和大面积的丘陵地带对粮食种植带来很大影响,而碰海,即利用海洋资源求生存就成了一条必选的途径。碰海人的特点就敢闯敢拼,不畏艰险。当年的温州人周达观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远渡重洋赴真腊(今之柬埔寨)贸易,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同时也说明了我们浙江人善于在逆境中开拓新路,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生存的路径。当然,也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此之前,南宋朝为避金兵而迁都临安,则已经从另一条线路为浙江的崛起提供了基础,诸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也就是说,浙江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历史渊源的。那时的浙江各地,几成帝都的后花园,来自北方和中原的文化精华,如被一块巨大的磁铁所吸引,纷纷流向浙江。浙江丰满了,浙江人的眼界也宽了。像温州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僻远小城,也开始人头攒动,各行各业生机勃勃。浙商,多好听一个名字,也在那个时期萌芽了。我是地道的温州人,既然提到温州,那就以温州为例吧,温州是个多移民的城市,所谓的温州人,其实就是融和了省外内的多个姓氏与家族,南宋以降,外来商人纷至沓来,宁商是一大帮,他们在温州开设了颇具规模的药铺、糖果铺,闽人在温州确立了海产品交易的领头羊地位,等等,他们处在一个城市,相互吸收、容纳,再化为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并在生存中将目光投向省外乃至海外。所谓的生机,就是在求生存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也就是温州人为什么“敢为天下先”以及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有力诠释。

  客人听后笑了笑,说,你偏题了,我指的是浙江精神,是浙江人。

  我也笑了,说,难道温州人不是浙江人吗?窥一斑便知全豹,温州的就是浙江的。如果还要说到精神,这种跟文化一样纯概念的的东西,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浙江的就是中国的。

  作者简介

  吕相国(吕禅),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鹿城区作协名誉主席,著有中短篇小 说集《倒立》、长篇小说《巷弄夹儿的天空》、散文集《相国写花》、地方文化读 本《瓯迹》、《瓯馐》等脍炙人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