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先贤推动苏州文化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洪振宁 发布时间:2018-07-12 09:59:08 字体:
王致远苏州石刻《天文图》
王致远苏州石刻《地理图》
叶适门人周南,图载《吴郡名贤图传赞》

  

  苏州与温州,向来有文化交流,如南宋嘉定十二年刊刻的永嘉大师玄觉的《证道歌注》,是苏州灵岩妙空佛海和尚彦琪注释的。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苏州文林来温州任永嘉知县、温州知府,更是家喻户晓。而反过来,温州先贤也从事于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互动,推动了苏州文化的发展与两地文化的传承创新。

  叶适讲学培养人才

  叶适,字正则,人称水心先生,是永嘉事功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至十三年,任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在苏州五年多时间,曾讲学授徒。赵希道《超然堂记》说:“水心叶先生负天下重名。”《宋史》记载他:“士多从之游。”十几位学生中,主要有孟猷、孟导、滕宬、周南、孔元忠、王大受、薛仲庚、厉仲方、陈昂、王仲德等。其中以周南最为著名。

  周南,字南仲,号山房,吴县(今属苏州)人。跟从叶适学习时,大约25岁,而叶适时年34岁左右。师生亲密无间,时常因学术问题而争论。陆文圭在《送陈元复序》文中记载师生间的情况:“永嘉叶正则与周南仲、孟良夫兄弟,上下追逐,庵庐拥被,通晓诘难。南仲论辨纵横,衣袖腾举,两眼尽赤。”

  周南从叶适学,顿悟有得。叶适的吴下弟子以周南为第一。周南能诗善文。文词雅丽精切,达于时用,每以世道兴废为己任。这显然与他的老师叶适将永嘉事功学说传播教授给他所起到的作用有关。周南55岁病逝,后被列为吴郡名贤。叶适撰墓志铭,又为其文集《山房集》作序。

  曹豳创办当地最早书院

  曹豳,我市瑞安人,曾任礼部侍郎、福州知州。他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词名家。《千家诗》中录有他的诗作《春暮》,描绘农村暮春夜晚的景色,清新自然,脍炙人口。他曾任浙西提举,理宗端平元年(1234)创建和靖书院,是苏州最早的书院。

  与州学、县学等地方官学有所不同,书院是由学者主持的一种教育实体,资金来源由民间捐资或政府资助,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苏州州学早在唐代宝应年间(762—763)即创建。苏州历史上的书院,据记载,前后有53所,最早的就是这和靖书院,为纪念和靖先生尹焞而建。

  尹焞,洛阳人,是程颐的弟子,宋代理学家,官礼部侍郎兼侍讲,以反对和议,致仕。金兵入侵中原,尹焞死里逃生,辗转来到苏州,隐居在平江虎丘西庵。存世有《和靖先生文集》八卷。南宋嘉定七年(1214),平江知府陈芾曾在虎丘山云岩寺西建祠纪念。

  端平元年(1234),曹豳经奏请朝廷,将此祠改成书院,以“和靖”命名,并增建三省、务本、朋来、时习4个书斋,作为研习之所,“以舍学者,买田收谷以食之”。以后还建藏书堂,收集古籍,便于求知者读书,又建有曹豳祠、燕居堂。后来书院又有所修葺与扩建。明嘉靖二年曾重建,至清代渐废。虎丘山在苏州城西北角,享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今虎丘尚留有和靖书院早年的遗址,尹和靖读书台是虎丘十景之一。文人墨客到虎丘游览,总要到读书台,寻访古迹,留下的诗文还真不少。

  王致远刻天文图等石碑

  王致远(1193—1257),永嘉城区人,王允初之子,历任慈溪知县、湖北提刑、浙西提刑、台州知州。他编著有《开禧德安守城录》,记录开禧二年(1206)农历十一月至次年三月他父亲保卫德安府城安陆的情况。晚年回到家乡,创办永嘉书院,对温州教育事业发展颇有贡献。

  他淳祐七年(1247)在苏州任浙西路提刑时,曾将恒星位置图刻石。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苏州石刻《天文图》,又称宋淳祐天文图,保留了我国古代天文测量的重要资料。这是世界上最古的石刻天文图之一。同时刻石现存的还有《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三图碑现藏于苏州博物馆,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石刻天文图碑,高2.16米,宽1.08米,碑额题“天文图”三字,上半部是星图,它以天北极为中心,画有三个同心圆,分别表示恒显圈、天球赤道和恒隐圈。内环圈标有二十八宿名及其宿度值,又画有28根辐射线,表示宿度线,还画有贯穿天文图的、约呈弧形的银河轮廓线。图内实际分布1431星,是一幅圆图式全天星图。下半部是有关天文知识的文字说明,内容包括宇宙演化、天地结构、天球南北与黄赤道、日月五星的性质及其运动状况、月相与日月食成因、三恒二十八宿及中外星官、妖星、银河、24气节、12辰、12次、12分野等,是对当时天文学知识的比较全面的概述。

  《地理图》碑2.21米,宽1.03米,上下分地理图和图说两部分。图中有地名431个,河流78条,标注的山峰180座,东北部的山坡上加绘层层叠叠的树木象形符合,表示连绵千里的原始森林,很有特色。全图内容丰富,又并不显得杂乱。在现存宋代全国性石刻地图中是唯一,很受世人瞩目。

  地理图下部分有一段文字说明,说到石刻图碑的来历:“右四图,兼山黄公为嘉邸翊善日所进也。致远旧得此本于蜀,司臬右浙,因摹刻以永其传。淳祐丁未仲冬,东嘉王致远书”。兼山黄公指黄裳(1147—1196),四川人,乾道五年进士。1190年时,皇子赵扩被封为嘉王,黄裳在王府为嘉王授课讲学,作图以献。王致远在四川时得到这四幅图,任职浙西时,将图镌刻,立石成碑。黄裳绘图或许是为了教育嘉王,而王致远刻石的用意则在于向更多的人普及天文地理等知识,也兼有劝学和不忘半壁江山的含义。

  科学家认为:苏州石刻天文图是一幅依据对恒星位置的实测成果,按极坐标式的方法绘制而成的科学星图。由于它是以石刻的形式相当完好地流传至今,所以,它十分忠实地反映了南宋时期星图的水平,弥足珍贵。该石刻天文图、地理图在其后数百年间,对天文图、地理图的绘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地学卷,分别载有上述二图,并有较大篇幅的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