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水竹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作者:李振南/文 黄也/摄 发布时间:2018-08-09 10:57:41 字体:

  在江南、在温州、在农村,有一种植物似乎与生俱来就陪伴着你,密密麻麻的、郁郁葱葱的,一丛丛、一片片,挤挨着你的房前屋后,紧匝在你的田头地角,集拥于你的渠边沟畔。风起时飒飒有声,雨来时轻歌曼舞,月映时倩影婆娑。这是竹,农家的温州水竹。你虽然不知道它的栽培历史,是怎样演化过来的,但你会认为湿润的温州大地自然应当衍生这一特有的物种。温州水竹,多么亲切的名字,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让人一听见就想起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

  在博大的中华大地,竹的品种层出不穷,竹的栽培面积也像海洋般浩渺,可就是温州水竹却是与家为伍,与人为伴,不是那种“窗前亦有几竿竹”的紫竹、湘妃竹,它们多是中看不中用的。而温州水竹呢?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献上数株作为农活之用,箍桶也好,制篓也好,搭棚也好,插篱也好,造纸也好,自是不惜其力,取之便利,用之得心应手,难怪乎祖祖辈辈的温州农人送了它一个名字——自竹。

  自竹,自家的竹子。多好的名字!与这名字相符的是,在过去的温州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有这种竹子,可见,它的群体是多么的庞大,它的用途是多么广泛,由此,它也是怎样的受到农人的喜爱和眷顾!

  自竹,这种大自然馈赠的植物,它也与别的竹子一样,从一出现就显示了它的独特的习性和形态,它似树,而又完全区别于树,没有一棵树能在短短的数个月内长成参天之势。惟有竹从母胎分化后便突然拔地而起,一年之内使自己成熟并能够孕育,到翌年便有它的子代出生。在万物勃发的春天,自竹一开始并不炫春,当别的树木、花草占尽春光,把自己打扮得艳丽多姿,郁郁葱葱之后,自竹的笋才以犀牛角似的萌芽从顽石边、池塘边、屋角旁迟迟地露出来,尖尖的笋蕤细得始不如草。突然一个清晨,它终于茁壮地破土而出,一节节地脱掉外壳,没几日便窜得老高,亭亭玉立于天地之间。蜕掉笋衣的竹,通体透明翠绿,晶莹光洁,并悠荡于夏日的风雨之中,那嫩嫩的竹竿忽忽闪闪,使人不觉为之担忧。但你尽管放心,几场骤雨过去,竹子早已展开了它宝塔般的枝叶,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这“树”绿意葱茏,迎风傲立,如在晨雾中看它,真像烟雨朦胧中出浴的杨妃,婀娜多姿,清影涟漪,浑然一个未醒的梦。

  秋天是竹的成熟期,也是竹最具风韵的季节,竹在吸收天地之精华,憧憬着未来的梦想。这时的竹,贴近自然,演绎自然,把大自然装扮得分外妖娆,彰显着自己斑斓的图画,使你觉得这山这水这家园都是因竹而派生出无限的风采来。

  自竹,不仅只以青翠欲滴、四季常绿、格高韵胜、明净深邃的风光滋养着你的眼光,浸染着你的心魄。它的一身都是宝,虽然竹笋不能食用,但却是长成竹林的先决条件,而其他的竹叶、竹枝、竹根、竹壳、竹竿都是农家的生活生产用料,它们对于农耕社会的文明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竹子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煊赫的名声。竹文化亦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人们把松、竹、梅列为“岁寒三友” ,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在竹子身上看到气节、坚韧、风骨,或看到虚心、谦恭、高洁。当然这是文人墨客和士大夫的评价,是他们精神品格的追求和人生的一种雅趣。“居有竹”还是历代文人雅士追求的最高境界,家喻户晓的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他如果知道温州的大地上的农民都居有竹,老夫子是否会羡慕之极呢?但农人们不一定想到这些,也不管这些,他们要的是自竹的葳蕤生长,永不枯败,要的是自竹的用途再广泛些、广泛些……

  现在,各地的农村城市化建设方兴未艾,留给自竹生长的空间已经不多了,而它的使用范围也已被很多工业产品所取代,但它却确确实实地大量的存在过。这是一个物种,用哲学家的话说“存在就是合理的”,那么它必定有还存在下去的能力。我坚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