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小说到底“走出去”了没有?走到哪儿去了?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舒晋瑜 发布时间:2018-09-03 10:39:58 字体:

  8月22日,晋江文学网主编刘旭东在接受中华读书报采访时介绍,晋江文学城网站自2011年就签订了第一份越南版权合同;2012年,晋江第一份泰文版权合同的签订,更是给海外版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大丰富了海外市场的多样性。截至目前,晋江文学已经成功向越南输出300多部作品的版权。

  2015年,中国网络小说行业巨头阅文集团就已经与韩国的重要电子出版内容商韩国内容社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已就21种图书达成了合作意向。同一年,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在韩国上线,甚至有不少韩国著名艺人都成了《琅琊榜》的忠实粉丝。

  网络文学走出去更多地依赖于什么?刘旭东认为,首先是市场需求,互联网是无边界的,海外用户也可以访问到中国的网络小说,在互联网传播作用下,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自然就催发了翻译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平台展示的市场需求,其次,也依赖于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还有赖于专业平台及海量的作品库。

  以晋江为例,目前该网站所取得的成绩,一方面归功于多年来作者和版权购买方之间建立的快速良好的沟通机制,并通过一个个成功案例不断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另一方面,大量题材多样的优质作品在晋江文学城这个平台不断涌现,也是晋江在海外版权输出这条道路上能坚定前行的重要基础。

  “网络文学由于其海量生产、低成本试错、海量质检员(读者)的全新生产机制,使得我们在创意这个源头,拥有了比‘梦工厂’这类已经成型的海外文化输出形式更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模式,这是我们的巨大机遇。”刘旭东认为,只要保证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色不变,就有机会“砂里淘金”出精品,从创意源头赶超对方。

  四年前,网络文学评论家庄庸参与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榜”的推出,对于网络文学海外版权输出、战略合作项目等颇有研究。庄庸认为,目前有三股力量推动网络文学“走出去”,一是商家,如阅文集团或晋江文学等网站,联系合作伙伴,负责版权输出;二是海外的粉丝,凭借兴趣自发组织的趣缘社群,也有由个人或某些机构为谋利有组织地翻译;三是通过国家指导开展合作项目。

  2016年,中日两国联合制作的动画片《从前有座灵剑山》在日本上线。这部以网络小说改编的作品,以其奔放的剧情、大胆的想象力和犀利的吐槽迅速引发了日本“御宅族”的注意,并且收视火爆。另一部颇具日本动漫风格的中国网络小说《全职高手》也在日本引发了阅读狂潮。根据同名网文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在日本官网放出的海报中,被介绍为是“超过《半泽直树》的中国宫廷复仇剧”。

  中国网络小说的海外传播经历了这么多年累积效应之后,已经水到渠成达了“走出去”的一定规模。

  刘旭东说:“从晋江的实际感受来说,东南亚国家目前对我们的网文比较感兴趣,主要也是因为东南亚国家从地理位置和人文关系上来说和我们更为接近,因此对于中国网络小说当中描绘的世界观、人物情感背景等也会更容易接受。我个人认为不是非要把作品输出到欧美才算成功,那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据悉,晋江网的翻译者中文学爱好者自翻译和专业授权翻译都有,前者可能更多的是集中在秉持着互联网上网人群中信息共享、分享思维模式上,由个人爱好激发的,属于“自发电”,相对来说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直接用翻译软件翻译的。这里不可避免会涉及到的问题,即自网络文学发展起来开始,无论中国还是国外,盗文一直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存在,而无授权翻译转载其实也是盗文,虽然这种行为对于中国网文走出国门起到积极作用,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但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到网文作者、网站的权益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此外,也会有国家投资助力的翻译,但应该更多是基于某个知名作品,偏向传统的文学作品海外化。

  “出于对网络作品的喜爱,应该先取得授权后再进行翻译和传播才是真正的喜爱与分享。在网络文学行业从业多年,我认为应该积极对外寻求合作机会,增加合作方式和合作范围。”刘旭东说。

  庄庸的看法是,首先是因为中国网络小说“好看”。一个被人普遍忽视的事实是,网络小说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发展,拥有了超过三亿人的读者群和上百万的作者群。即便是经过了翻译这道工序,并且有着一些文化差异,但是只要故事的内核不变,那些最动人的地方就不会变;其次,中国网络小说能够在国外登堂入室,当然也离不开外国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从源头上说,网络小说接续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文脉。中国网络小说所呈现出的,是最为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正因为它们的重译与重释、重述与重塑,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才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复活、重生和文脉的承传与延续;第三,中国网络小说能够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的日益强大,神秘中国的传统文化才会激发起外国人的好奇心,为中国网络小说在外国的传播做足功夫。中国若不“强大”,中国网络小说再“庞大”,又何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