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里的英伦细节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金辉 发布时间:2018-09-05 14:55:42 字体:

  近日,媒体上流传着1936年温州城区风貌的电影纪录片。此为目前发现的有关温州老城区最早的影像资料,其文献价值弥足珍贵,引起轰动。有人称之最早的“会动的温州”。

  这部黑白纪录片时间达6分钟,是由温籍学者沈迦从现保存在英国电影协会档案库中的《今日中国·1936》中剪辑出来的,拍摄者是二十世纪英国知名作家、中英关系问题专家谢福芸。

  谢福芸是清末民初之际在温州传教的著名教育家、汉学家苏慧廉的女儿。她的童年随父母在温州度过,一直到7岁才回英国接受教育。1904年初夏,19岁的谢福芸返回充满童年记忆的温州,又在这里待了两年,协助母亲打理艺文女校,并到父亲创办的白累德医院帮忙。1906年,日渐成熟的谢福芸离开温州,负笈剑桥,三年后她从剑桥大学纽海姆学院毕业,在英国从事中英关系的研究和写作。谢福芸对中国很有感情,特别是对温州,视为故乡。一生中她六度来华,影片《今日中国·1936》是她第六次来华,也是最后一次来温州时拍摄的,影片记录了她在温州生活过的白屋大院(今市二轻局旧址)、艺文小学(今墨池小学)、康乐坊等场景及相关人物。将我们带到了82年前的温州老城区,再现了温州街头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观看影片中的白屋洋楼及周围的草坪,经过百年风雨沧桑,确实让人感慨,唏嘘不已。

  白屋坐落在瓦市殿巷86号大院后院,穿过市二轻局办公楼旧址,便可看到保存至今的两幢西式建筑。我去过多次,而且探访过里面的结构,了解到了白屋里的一些细节。日前,我又翻阅了2016年12月23日日记,再次寻找发现细节中的故事。

  2016年12月23日晴

  与沈迦相约,今天早上9时陪同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到康乐坊陈默家的老房子拍摄《苏慧廉》专题片。

  今年1月17日傍晚,天有点冷,在康乐坊公交站台等车,碰到陈默兄。他盛情邀请我到他的工作室坐一会儿,如同春风拂面。陈默为温州书画院副院长,为人厚道,交往多年,是我挚友。

  原来,他家的老房子是1885年传教士苏慧廉在温州时建造的,因为清水粉墙,在当时一片旧建筑中显得光亮夺目,人称白屋。这是英国传教士在温州建造的最早西洋建筑之一。几年前,与研究苏慧廉的沈迦专程来此察看过。前门从瓦市殿巷进,后门可通康乐坊。

  陈默告诉说,这里原来是地委机关宿舍。1949年后,地委领导赵山曾居住于此,后由陈默父母居住。他家居住其中一间,仅40多平方米,房产归教会所有。近年,年迈的陈默父母乔迁新居,此房成了陈默的工作室,取名“康乐斋”。篆刻家叶向荣为他篆刻过斋名。

  沿着白屋东首进入,道坦花木扶疏,玲珑有致。西式玻璃门口悬挂着几盆常春藤,与周遭环境交相辉映,还挺有情趣的。推门进去,踏上老式的平缓的楼梯,紫红油漆,木头护手,左边是雪白墙壁,第一感觉是正宗的洋房派头。二楼通道虽然堆着杂物,但仍未能遮掩原有典雅大方的风韵。踏进陈默的“康乐斋”,里面摆着书桌、沙发等,墙上挂着他的作品和刚刚泼墨而成的对联,横幅,墨香扑面而来。我细看了房屋结构,原有框架未动,楼高,窗户、地板均保持原貌,甚至连门锁、窗棂及门框的装饰木条都为原物。这里有卫生间,配有抽水马桶,可能是温州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房子。陈默说,装修时,他尽量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特别是那天花板上的吊灯灯罩,亦为原物,造型非常精致。另外,除他家的大门、地板和门框等是原件外,连门窗的铰链、铁栓也是当年的舶来品。陈默毕竟是知书达礼者,晓得此物之价值。不过,他说,白屋大院的两幢房子,惟他居住的房间保护得完整些,其他的大都破败不堪了。

  参观归来,甚为激动。这可是地地道道的洋房啊,在温州真是凤毛麟角,不可复建了。说实在的,亲临白屋,仿佛漫步在上海衡山路,歇脚在人家书房里喝着咖啡,顿觉自己也温文尔雅了起来。这里给我印象太好了。

  曾经将此见闻转告过沈迦,他也很感兴趣,当凤凰卫视打算在温州拍摄《苏慧廉》专题片时,便将此处列入计划。摄制组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满意,连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因为他们也为这里的英伦细节所感动。

  之后,我们还到白屋的另一幢楼里拍摄。这里较几年前我们来参观时败落多了,几乎是摇摇欲坠,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俗话说,岁月不饶人,其实岁月也不绕建筑啊!

  几年过去了,白屋随着文史工作者的研究挖掘,其名声日隆,价值日显。特别是不久前谢福芸《英国名媛旅华四部曲》的汉译出版,白屋的文化价值更高了,引起社会文化界的高度认同。

  江苏镇江为美国传教士的女儿、著名作家赛珍珠保存了故居,并建造了赛珍珠纪念馆、珍珠广场。其实谢福芸堪称“英国的赛珍珠”,其文学成就在欧美的影响及对中国的热爱,不亚于赛珍珠。

  谢福芸是英国的赛珍珠,也是温州的赛珍珠,是否可将白屋改建成苏慧廉、谢福芸纪念馆,作为温州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我想,应该的,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