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柿”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作者:金辉 发布时间:2018-12-17 10:13:01 字体:
喜柿图万亨作

  “一川霜叶丹,满山柿子红。”金秋时节,文成公阳乡的村落屋旁,红红的柿子缀满枝头,犹如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阳下闪烁着光亮,分外俏丽惹眼。记得好些年前,在永嘉西炉采访,见过的也是这样的情景。特别令人难忘的是,那里还有一株200多年树龄的柿子树,名闻遐迩,成了老古董。

  晶莹剔透,红艳可爱的柿子,不仅其色其形其味诱人,也是温州人讨口彩的吉祥物。讨口彩,祈吉利是我国民间的习俗之一,利用语言的谐音,以寄托人们美好的心理愿望。柿子因果实形状丰厚圆硕、形如如意,又因“柿”与“事”或者“是”谐音,所以用以寓意“事事如意”或者“利利是是”之说。在中国绘画史上,柿子常成为画家笔下常见题材,如沈周、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名家都曾将柿子入画。这些清供图造型洗练,彩色明亮,引人入胜。前几天,温州工笔花鸟画家万亨画了一幅《喜柿图》,与温州话的“喜事”谐音,讨了个好彩头。

  “柿”,若从文字学角度来读,那是个形声字。《说文解字》曰:“柿,赤实果。从木,市声。”一般说来,形声字,在古人造字法的排列要比形象、指事、会意晚些,是在形象、指事的基础上创造的合体字。即取一个字作形旁,表示其意义,取另外一个字作声旁,表示其读音,两者结合起来,便是一个形声字。“柿”,凭借其为树木,加一个声符便是。

  但是,“柿”在温州话中不仅受地域文化影响,也由于温州话常常出现有音无字或者字音分离现象等原因,与“柿”有关的字就比较复杂。把与“柿”搭配字的源头弄个水落石出,清本正源,也是挺有意思的。

  柿子,在温州人中,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不称柿子,而叫“糯柿”。我认为,这样的称谓是很精确的,而且比简单地称为柿子要形象得多。糯,稻米的一种,其黏性大,特别的黏糯。每当过年时节,温州有用糯米炊松糕、捣糖糕的风俗。还有市民早餐中的糯米炊饭,就因为松软,黏糯而格外受上班族青睐。“糯柿”则是将温州人喜欢的糯字前缀在“柿”之前,展现了柿子肉汁软糯的特性。这是说得多么好啊!

  其实,在北方农村,也常以“糯”区别大麦、高粱和玉米等,如称带黏性的大麦为糯麦以及糯高粱、糯粟等。这与称为糯柿是一个道理。不过,我可不知温州人称糯柿是否受中原文化影响有关,那就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了。

  再就是“册柿”。前些天,看到有人在网络上称“糯柿”为“灿柿”,显然不对。根据这个发音,“灿柿”应是指削皮、脱涩、晾晒,用竹篾串成的小糯柿。记得小时候,外婆到永嘉大若岩烧香拜佛,带回一串的册柿。还有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不时也可见颜色深褐色的册柿。当时也并不知道用哪两字表达。读了《说文解字》后,方才明白。“灿柿”应写成“册柿”。这是因为“册”为书简,即古代用竹简写的文书。为使书简成册古人用绳子或者用竹片串成。册字就是个形象字。而温州用竹篾串成的小糯柿岂不像簿册的样子?所以,册柿是正确的表达。

  温州话中,温州人对“糯柿”核称为“柿娘儿”,其形状有圆的,也有长的,表皮光滑。“柿娘儿”是糯柿的种子,能繁衍后代,如同会生育的“娘儿”,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这种形容格外的形象生动。孩提时,与小伙伴经常玩“柿娘儿”,有时在石阶上拍“柿娘儿”,看谁的“柿娘儿”蹦得最远;有时用“柿娘儿”当铜钿丁打,争斗激烈。因我文弱愚钝,几乎“十赌九输”,时常哭着鼻子落荒而逃,但一枚枚“柿娘儿”却给我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与糯柿有关的字还有,如柿饼、柿蒂、柿漆等。这些常用字好理解,也就恕不赘述了。

  “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火红的糯柿,挂满着秋的情愫,点燃了秋的色彩,也映照出温州人的智慧。红柿入眼,皆能生意趣,愿柿柿如意,事事如意,不负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