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小说家》:黑暗时,梦想光最亮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16-04-15 10:44:00 字体:

  “十年前的梦想,如果还没有熄灭,就让它永远燃烧吧!”

  《孤独小说家》封皮上的这句话,有没有唤醒你的“小宇宙”?

  是的,又是一部励志小说,又是一个暖心故事。它在发售的第三天就势如破竹,迅速攻下当当网新书热卖榜第一,亚马逊电子书kindle新书总榜第1,在上市半个月内,发货量超万册。

  出版方读客图书中文编辑朱亦红告诉记者,小说之所以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是因为戳到了年轻人内心的痛点,提醒他们别忘记曾经的梦想,因为说不定就能实现呢?

  “七岁时就想当作家”

  想起《中国好声音》节目导师汪峰说的:为什么我一问梦想,你们就发笑?现在的人什么都比过去强,但最比不过的是对梦想的坚持。梦想对于年轻人更重要,再过一千年它也应该被提及,我再问一千遍也不会嫌多。

  或许,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梦想实在是遥不可及,不管是要“做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过小桥流水的田园生活”,都难免因为现实的局限而不得不被忽视。

  但是,对《孤独小说家》的作者来说,成为一个小说家的愿望,还是成功了!

  据出版方介绍,石田衣良出生于1960年的日本东京,七岁时就想当作家,学生时代里每年看1000本书,从中获得了非常多的乐趣。1983年从成蹊大学经济系毕业的他没有踏入高薪大公司,而是在各行各业靠“打工”谋生,做过地下铁工人、保安、仓库管理,后来任职广告公司,以自由文案工作者的身份活跃于业界。1997年,他凭借第一部作品《池袋西口公园》跃升为日本当代最具人气男作家,2003年又以《十四岁》摘得日本文坛最高荣誉的直木奖。现在,他是日本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与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比肩,被誉为“捕捉现代感觉的妙手”。

  可以说,石田衣良之于日本,就如同哈利·波特之于整个欧美。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全然幸福的,但他始终以富有人情味的笔调描写生活。对日本青年来说,他的作品是青春的印记。

  “很多人已经忘记曾经的‘心之所向’,任其流失,但石田衣良没有。”

  朱亦红说,在《孤独小说家》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历经挫折却仍然勇敢前行的小说家形象。这位小说家出道十年,寂寂无名,他的作品从来没有加印,经济拮据。另一方面,妻子的去世也深深困扰着他。即便经受了如此多的不幸,他仍然笔耕不辍,坚守梦想。

  “作家深知写作、出版的不易,此次新作贴近的不只是现实,更是每个人生命中对于梦想的惦念和追求。”

  “不相信‘梦想和远方’,还如何走出眼前的苟且?”

  为何《孤独小说家》能迅速引爆图书市场?朱亦红认为除了出版方专业的营销运作,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作者的人气。2012年上海书展,石田衣良见面会挤满了慕名而来的读者,不仅在日本,他在中国也是备受欢迎,这也是引进其作品出版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小说本身,触动了很多人。“石田衣良的作品大多以残酷青春、犯罪推理为题材,而此次出版的《孤独小说家》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部,讲述了一位奋斗了十年的小说家终于成名的励志故事。同时,作家将很多个人的经历、所思所想投射其中,可以说是他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它温暖、真实,道尽作家世界的残酷和无常,也告诉我们梦想注定是孤独的远航,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候,正是你离梦想最近的时候。”

  朱亦红告诉记者,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购买《孤独小说家》的主要人群之一。身处都市、生存压力巨大的他们往往在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身不由己、忙忙碌碌,却又不知在忙些什么。他们的棱角慢慢磨平、年复一年,忘记了自己青春时期的梦想。小说则激发了年轻人对过去梦想的追忆。

  对于此类励志类小说的畅销,温州书城销售经理陈若霆表示,读者都有偶像情结,励志作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读者的偶像人物,因此他们对图书的销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马云的商业成功,带来了马云图书的热销;卡耐基成功学的经久热卖离不开卡耐基在美国商界的赫赫战功。“励志书可以写的是学业上的、职场上的、商场上的、甚至情场上的,其实就是一个成功经验的分享。”

  在书评人光洋看来,励志小说盛行不免会遭到反感,看多了也食之无味,但不必对它们说“NO”。“一些读者的抵抗态度,是理性的回归,同时也是理想主义情怀的逝去。‘需要励志’,不如说是需要一些‘相信’,一些‘希望’。脚踏现实,心不该受缚于咫尺。‘梦想和远方‘能不能抵达是一回事,想不想前往是另一回事。执意将梦想与现实两厢对立,什么都不信,或许才是最可怕的。不相信‘梦想和远方’,还如何走出眼前的苟且?”

  “不要熄灭心底的光”

  豆瓣豆友白马LesLie,是被书名所吸引,又赶上亚马逊图书网在做9.9元秒杀活动。拿到手才知道是《池袋西口公园》的作者,一直是擅长描写问题少年的他,如今也开始转变风格,主人公变成40岁丧妻的中年男子。整篇叙事手法细腻,情节起伏不多,言辞平淡,但能深深体味到主角的情绪,此外书中也大量呈现了日本作家和日本出版的面貌。不过作家的一些意境或许在翻译过程中丢失了一些。

  温州书城的忠实光顾者小柒说,整本书清新又带着生活的炊烟味。它对失去挚爱、从幸福的顶端堕入深渊的描写是节制的,但若是对此有所体会的读者,在平静的字句中,自能读出是何等的撕心裂肺。好在本书不是悲剧,主人公并未被痛苦孤独所压倒,而是专注地写好自己的小说,照料好儿子,最终迎来了光明的结局。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人,孤独地历经苦难却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幸福。

  爱书人落天认为,这是一部特别适合拍成电影的小说,且能让当下的青年感同身受。“10年前我的梦想就是能和她在一起,不知道这算不算梦想,反正我觉得是。10年后实现了,两个人兜兜转转因为一份执着又走在一起。生活就是未知的,你不试试不坚持怎么知道。就算梦想终归是梦想,也许最后都逃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但请记住,不论何时,都不要熄灭心底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