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还是台风季节,温州经常会遇到刮风下雨天。周六到温州,事先就和当地朋友约好,第二天早上去华盖词场听鼓词,但晚上开始就一直下起了大雨,问朋友,下雨天还演吗?朋友回答得很肯定,刮风下雨天也照常演!于是就赶到位于市中心华盖公园内的华盖词场,果然,一条弯曲的长廊里已经坐满了老人,大雨完全没有浇灭听词人的热情。听说这里平时的观众有一两百人,遇上天气好时,场子里会有三四百人。有的还特意从周边的永嘉县、瓯海区和龙湾区赶过来,为了不错过演出,他们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往华盖词场赶,鼓词往往是连本戏,他们舍不得错过当中的戏份。
经历华盖词场整个创办过程的原鹿城区文广新局副局长侯捍文介绍,温州鼓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种,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是浙南地区的人非常喜欢的地方曲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他发现,虽然很多老年人喜欢听鼓词,但整个市区很难找到一家固定的演出场所。他开始寻找演出场地,茶室、文化馆的场地都偏小,显得局促,何不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演出?他想到了老人们聚集晨练的华盖山公园,华盖山位于老城区东面,因山形如华盖而得名,是市中心繁华片区主要的休闲公园,交通便利,而且公园内有一条百米长廊,热天遮阳,雨天可以挡雨,如果把词场设在那里,就可以让更多人免费观看赏听。于是,2012年7月,由区文广新局出资,每场给1200~1400元补贴,区曲艺家协会执行承办,请鼓词艺人来现场给群众唱鼓词。因为考虑到老人平时时间充足,有起早的习惯,演出时间就定在每周六、日早上,8点准时开始,演一个半小时,每逢节假日就加场。没想到它一创办就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一下子就坚持了6年。到2017年底,共演出496场,累计观众已经超过15万人次。
温州鼓词是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形式,以温州瑞安方言为标准语言,如果用一句话表述,就是一个人一台戏。如果介绍得细致一点,就是说唱相间,以一人坐唱为主要形式。演出形式分“平词”和“大词”两类,“平词”演唱以传书、小说编成的词目为主;“大词”则和民俗仪式结合起来,宜唱经卷书,以唱收妖除恶大戏为主。“在唱句上以七言上下句结构为主,散板居多,可自由延长,变化不受固定曲调限制,在唱法上可以灵活运用”。鼓词在自身的基本曲调上不断地吸收民间的小调、田歌和其他地方戏曲的曲调,形成正太平调、反太平调、吟调、大调和弹词调五种基本曲调。鼓词演出形式简捷轻便,但富有表现力。演唱时,艺人操牛筋琴、扁鼓、三粒板、小抱月等四件伴奏乐器,集说、唱、念、奏、做于一身,身兼生、旦、净、丑,一人多角,跳进跳出,演绎悲欢离合故事,评说世道人心,观众听得有滋有味,欲罢不能。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鼓词和其他民间曲艺一样,也遭遇到演出市场萧条、生存环境差、人才萎缩的困境,特别是从艺人员锐减,队伍青黄不接。温州鼓词现有三位国家级传承人,都年事已高。而以鼓词发源地瑞安为例,目前还在商业演唱的艺人,数量已从1985年197人减少到30人左右。学鼓词有一个特点,从不懂到懂很简单,从懂到会就比较困难,会是要苦练基本功,一定要敲出鼓的滋味、琴的滋味,会到精就更难了。作为温州鼓词陈派传人,陈忠达深得父亲陈志雄的真传,他的表演挥洒自如,嗓音圆润清亮,唱腔优美且变化丰富。在陈忠达15岁那年,父亲要他入行,为了让他尽早出师,规定了他的学习时间,早晨5点开始背记戏本,上午9点敲琴练鼓,下午练习唱腔,5至7天内记下万把字的戏本是很平常事。正是这样严酷的训练,他现在差不多记住十万句台词,他最长的演出时间是21个昼夜,白天黑夜8个小时在演唱。可毕竟像陈忠达这样有师承,自己又有恒心的艺人数量已经不多了。
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如何传承和保护的问题,自从2015年《关于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出台,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后,各地都举办“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戏曲进社区”活动,打造“政府买单,观(听)众免费欣赏”的文化惠民模式,但怎样把这些举措常态化、持续化、品牌化又是一个难题。温州华盖词场的做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接地气就能聚人气!
周末到华盖词场听鼓词,已经成了一批温州老人固定的文化娱乐习惯,这是政府为老人们提供的一道清爽、可口的文化早餐。今年,鹿城区文广新局对华盖词场的演出模式进行了改革,推出了“菜单制”,听众们可以自己“点单”喜欢的演出曲目和曲艺演员;在培养后备人才方面,推出了“带薪学徒”制,文广新局拨出专项经费,让艺人带徒弟,三年一个周期结束后进行验收;鹿城区曲艺家协会办起了一个针对全市中小学音乐老师的鼓词师资培训班,让她们学会以后再回到学校教小学生,把鼓词艺术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温州市实验小学周晓秋老师还专门对鼓词演奏的主要乐器牛筋琴进行改造,发明了鼓词学习琴;同时,当地文化部门也在探讨和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班,解决戏曲后备人才培养和出路问题;编写鼓词教材也已列入议程之中。
听一场鼓词演出,对观众来说是一次享受,对创作者来说,演一场鼓词也是得到了一次艺术上的提升。像“平词”表演时,经常会有“汤词”这种即兴创作的成分出现,因为表演者和观众之间几乎是零距离,他会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加进鲜活的唱词,往往出现“一遍拆洗一遍新”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他演出的过程就是和观众一起创作的过程,也是和时代同频共振的过程。其实,曲艺依附的“皮”就是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的真情实感。鼓词来自民间,本来就是为“引车卖浆”的劳动者所唱,它要生存发展,出路也在民间,哪怕它只为方言区的观众服务,只为老年观众服务,也已经足够让这个古老的曲种发出新芽。“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温州华盖词场里开出的鼓词小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根扎在民间,那里才有滋润曲艺之花的活水!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