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古老传说成就当代神话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覃皓珺 发布时间:2020-10-28 16:52:18 字体:

  前不久,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提出了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意见》一经发布,便在行业内外引起广泛讨论,被视作开启中国科幻新征程的“科幻十条”。

  回望来路,从上世纪末我国科幻文学与相关类型化影视作品初露锋芒,到刘慈欣、郝景芳等中国科幻作家在国际获奖、电影《流浪地球》勇创票房纪录,以及近期奈飞(NETFLIX)宣布将制作美剧版《三体》在海内外引发热议……从科幻作品近年来在文学和影视方面取得的不俗成果来看,中国科幻的创作似乎已经获得了国际认可,并在国内逐渐破界突围。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系列科幻作品相继涌现的同时,仍旧只有个别较为突出的作品能引起“现象级”的反响。零星几部作品的成功与失败,不能直接成为某一类文化兴衰的标尺,科幻文化真正在大众文化中扎根、破圈,需要一系列品质优良的科幻作品持续推出,而电影作为兼顾娱乐、社交、商业等多元属性的艺术类型,无疑在当下更具有“破圈”的强大势能。只有更多国人的广泛认知与参与,才能进一步打开局面、充盈市场、反馈创作,令整个行业更好更快地可持续发展。

  从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科幻十条”必然为其注入更为强大动能。纵观世界影坛,诸如《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等经典科幻系列电影在每一次制作与放映的同时,都反向刺激着电影工业技术的革新,以幻想的力量影响着真实的世界,一次次拓展着世界大众艺术的文化疆域,吸引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共同畅游科学和幻想的星辰大海,更由此产生着生生不息的商业价值和文化意义。随着“科幻十条”的发布,不仅科幻电影的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将以积极地态势全面发展,与之相关的文学出版、衍生品销售等全产业链条新生态,也将同步焕发生机。对于产业而言,资金支持和技术进步等“硬核环节”不可或缺,但文化环境的培育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等“软实力”则更为重要。如何在让更多仰望星空的孩子们,能在成人后成才、在行业中发光,兼顾现实收益的同时追星逐梦,与“科幻十条”相匹配的具体举措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北斗”覆盖琼宇,“天问”寻访火星,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悠远的古老传说塑形于“当代神话”,令科幻和现实更紧密的交织于中国人的日常。科幻作品发展至今,“强设定”和“高概念”已然不再新鲜,与视觉冲击力强劲的特效相比,科幻电影中的“科幻精神”与“人文内核”中那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人性叩问、社会思辨、生活点滴,才更为引人共鸣、震撼心灵。想象未来的边界,正是为了看清当下,令观众从一部科幻作品中,得以看见未来、看见众生、看见自己。唯有生根于现实,寻找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科幻之路,才是中国科幻文化和相关文学、电影等作品创作在新阶段的必由之路。对科幻电影而言,技术铸其形,思想赋其魂,用中国人的东方智慧,讲述中国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人类共有的情感连接全世界的命运共同体,绝非“技术层面”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从世界文明的疆域中寻找到属于我们自身文化在新时代关于“未来”的定义和定位。这一切绝不仅仅是科幻文化或相关产业的一时之功能够抵达,而需要更为漫长的时光与积淀,更多经济建设者、文化建设者与多方面行业人才共同凝心聚力。在文化教育层面,以吴岩、戴锦华、杨庆祥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学者们,以及陈楸帆、王瑶、贾立元等兼顾创作者与研究者的青年作家们,正积极滋养着科幻文化与大众趣味的沃土,与科幻相关的文化学科与研究单位相继开设,并持续发展、培育人才、增强影响,文化争鸣与产业发展交相辉映,才能更好地令科幻文化与产业蒸蒸日上。

  展望前景,从“一纸文件”到“一种常态”,从一部作品的“精彩”到一个时代“经典”,中国科幻的新征程,绝非是某个阶段的暂时性突破或模式化重复,而是需要多维且全面的结构性发展。人类的想象从未停止,有关梦想的故事讲述无尽,而科幻的事业终将薪火相传。

分享到: